第二章诸家注释
根据诸种版本序文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分为三段,即首段,其序文的次序和形式诸种版本是完全相同的,其内容则各异。一为江西之法即杨筠松风水术,一为福建之法,主要的是蒋大鸿三元玄空“地理”。中段,是十要,诸版本的原文的序文形式和内容是同样的。释意有异。末段,序文形式和内容都有差异。
这五种版本,属于江西之法的,有二家注释,即祖传本的清代李三素注和《大全》本的魏里许释。福建之法的三元玄空“地理《四库》没有注释,崇福堂本所录是姜尧注,黄学劼增释。”
第一节 首段(自坤壬乙至直待高人施妙用止)
一、原文与注释对照
这一段首四句的原文形式相同,而其含义各异,其余原文基本相同,个别字有异,而其释义各异。
原文:坤壬乙文曲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亷贞
巽庚癸俱是武曲位,乾甲丁贪狼一路行。
李三素释:(原本已迭,复印本因年久,首段字迹不明)
魏里许释:先天河图十二支,后天洛书八干四维,附文上篇,专言天卦挨星五行,天干从地支。此篇专言地卦,三合五行地支从天干。
坤申同宫,壬子同宫,乙辰同宫。申子辰三合水局,而坤壬乙附之。故亦为水,水为文曲。
艮寅同宫,丙午同宫,辛成同宫,寅午戌三合火局,而艮丙辛附之,故亦属火,火为廉贞。
巽已同宫,庚酉同宫,癸丑同宫,已酉丑三合金局,而巽庚癸附之,故亦属金,金为武曲。
乾亥同宫,甲卯同宫,丁未同宫,亥卯未三合木局,而乾甲丁附之,故亦为木,木为贪狼。
一顺一逆四十八局阳生阴死,阴生阳死,以三合五行权之,龙生两片阴阳取,水对三义生旺墓,生以验其气之始,旺以验其气之盛,墓以验其气之终。先天后天相为取合,河图洛书相为表里。而五行之气运于地中者,皆可得而知矣。不言土者,辰戌丑未寄于隅阳也,不言申子辰而单言坤壬乙者,地支三合人所易晓,天干三合人所未闻也。
作者按:挨星即七十二龙五行,是地卦,一干辅二支。双山三合五行是天卦,一干辅一支。没有什么天干三合,只有天卦的双山三合。四十八局是郭杨胡新法。郭杨曾古法是六十局。
原文:坤壬乙巨门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破军,
巽辰亥尽是武曲位,甲癸申贪狼一路行。
姜尧注黄学劼增释:传曰:挨星五行,即九星五行也。贪巨禄文廉武破辅弼一
一挨去,故曰挨星。即玄空大卦五行,亦为挨星五行,名异而实同者也。此五行原本洛书九气,上应北斗,主宰天地化育之道,干维元运万古不能外也。此九星与八宫掌诀九星不同,夫九星乃七政之根源,八卦乃乾坤之法象,皆天宝地符之精华妙气,顾於其中。分彼此辨优劣,天地流行之妙,与时相合者吉,与时相背者凶。故九星八卦本无不吉,而有时乎吉,本无有凶,而有时乎凶。所以其中有趋有避,真机妙用,全须秘密耳。夫玄空卦之真诀,奥语首揭此章,乃挨星大卦之条例,曰坤壬乙非尽巨门,而与巨门为一例。艮丙辛非尽破军,而与破军为一例。辰巽亥非尽武曲,而与武曲为一例。甲癸申非尽贪狼,而与贪狼为一例。(参照附挨星图),此中隐然为挨星口诀,必须面授真传方可推而得之。
作者按:杨筠松正统风水的坤壬乙,艮丙辛,巽庚癸,乾甲丁,是本郭璞(葬书·原著)乘生气主旨分为水、火、金、木四局的实践总纲。都是说明四局的生、旺、墓。土水局,长生在坤(申)。火局,长生在艮(寅)。金局,生长在巽(已)。木局,长生在乾(亥)。水局,帝旺在壬(子)。火局,帝旺在丙(午)。金局,帝旺在庚(酉)。木局,帝旺在甲(卯)。水局,墓库在乙(辰)。火局,墓库在辛(戌)。金局,墓库在癸(丑)。木局,墓库在丁(未)。都是缝针双山的四维、阳干、阴干、生旺墓按序排列得一律的。详前祖传本。
综合福建之法—三元玄空“地理”
综合福建之法的三元玄空“风水”,其所述巨门属土,破军属金,武曲也是属金,贪狼属木。论局,只有二局半(水土同局)。论五行,只有土金木三行,而缺火水二行。尤以坤壬乙,坤为坤二,壬为坎一,乙为震三,绝非同为巨门。艮丙辛,艮为艮八,丙为离九,辛为兑七,绝非同为破军。巽辰亥,甲癸申亦非同为武曲和贪狼。这是蒋大鸿(1620—?)故意捏造自欺欺人的东西。
继承者,沈竹礽(1847—?)在《沈氏玄空学》载有“坤壬乙诀起例之由来”,其云:“地理玄空大卦,与奇门同出一源……,若出卦兼向须用寄星,故曰兼左兼右空中寻,空者何?五黄中宫之谓也。而八卦中宫各有所寄,经曰:“坤壬乙巨门从头出。”坤为巨门不待言矣。壬为坎卦之寄星,如阳一局。坎上起甲子,戊坤上起甲戌,已震上起甲申,庚巽上起甲午,辛而中宫甲辰。壬矣,是以“壬”寄于坤。与巨门为一例,已尽奇门之阳一局。
根据所述代为作表示之。图如下: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已庚午辛未壬申
○,1坎上起甲子○,2戊坤上起甲戌○,3已震上起甲申○,4庚巽上起甲午○,5辛而中宫甲辰癸酉戊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已壬午癸未己甲申乙丙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已庚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辛甲辰乙已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壬甲寅乙卯丙辰丁已
坤二贪巨禄文廉武破辅弼
从上表可以知道:
一、其云:“与奇门同出一源”,并没有与奇门同出一源,而是用三奇中的六仪。六次遁甲,只出现五个三奇。而并无八门。可见沈竹礽不懂得甚么是奇门。
二、循六仪三奇也是错误的,依据循仪的规律,戊仪在六甲旬头,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其戊仪本起于甲戌而强加于甲戌,其已仪强加于甲申,庚仪强加于甲午,辛仪强加于甲辰,其壬仪则应强加于甲寅,而落乾六宫,而寄于坤宫,更属错误。因为寄星,只能落中五,才有寄坤或寄艮的说法,而没有落乾六宫而寄星的。这就是《沈氏玄空学》所作自欺欺人的释义。再看台湾崇福堂所录黄学吉增释的《青囊奥语》,如图:
从上图及其说明,可知道是东拉西扯的,在原文中明明白白说:“位位是破军”及“尽是武曲位”,图中又说“非尽巨门”、“非尽破军”……等等,是不打自招,是“先时补救之道,善后之良策也。”
以上二者的解释,都是强词夺理,不合逻辑。可以证实是蒋沈故弄玄虚自欺欺人以利其授徒传伪术。不仅姜尧说:“非得真传口诀,终不能辨”。在蒋大鸿沈竹礽的著作中,蒋沈自己及注释者,到处可见“非得真师口授,不得其解”一类的语句。自蒋大鸿1620年到现在,难道就没有一个“真师口授”的学徒吗?
原文:左行为阳,子丑至戌亥,右行为阴,午已至申未。
李释:阳生于子,甲庚丙壬阳也,顺行而至于亥。阴生于午,乙辛丁癸阴也,逆顺而至于未。知阴阳之顺逆,而后知顺生者为阳,为夫。逆生进为阴,为妇。(下文雌雄二字申言之)
魏释:左行为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右行为阴,卯寅丑子亥戌酉申未午已辰。五行阴阳其生其旺其墓,各照此顺逆数之。
作者按:二者所释,其意相同,唯魏里许所释逆行,应为午已辰卯寅丑子亥戌酉申未,才可与原文吻合。
原文:左为阳,子癸至亥壬。右为阴,午丁至已丙。
姜黄注释:传曰:此师言玄空大五行阴阳交媾之例,如阳在子癸至亥壬,则阴必在午丁至已丙。自子至壬自午至丙路路有阳,路路有阴,以此为例,须人自悟也。非拘定左边为阳右边为阴云。若阴在左边,则阳又在右边矣。亦可云左右,亦可云东西,亦可云前后,亦可云南北,皆不定之位。
作者按:原文是阳生于子,阴生于午是对的。但阳自子癸至亥壬是顺行,符合阳顺的规定。阴自午丁至己丙,仍然是顺行,违背阴逆行的规定。释者不分阴阳顺逆说什么“路路有阳,路路有阴”,更属错误。很显然本原文是纂改前文的。
原文:雌与雄,交会合玄空。雄与雌,玄空卦内推。
李释:独阳不生,孤阴不长,故杨公之法,先看雌雄。玄空者,山神水神各有所司,而无形可见,玄空作用,玄之又玄。交会者,以癸会甲,以丁会庚,以乙会丙,以辛会壬,此甲庚丙壬自起干卦也。纳音木,震也,是为甲。纳音金,兑也,是为庚。纳音火,离也,是为丙。纳音水,坎也,是为壬。《天玉经》云:排星仔细看五行看自向卦生阳干四卦之所属,推出龙神,又以龙神之所属推出水神,玄空所以为大卦也。知雄与雌,玄窍相通,而后阴阳万物得。
又言之“共路两神为夫妇,认取真神路”,质言之而曰:“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聚辰,斗牛纳丁庚之气,金羊收癸甲之灵”。
魏释:天地交而万物生,夫妇交而万物育,此化育之真机,故形法立葬法以求鬼福者,必使天地之气流通无间,辨雌雄之交,明顺逆之运,穴乘生气向得冲和而后可以求福。若徒想像于砂水之中而不得雌雄交会的之和,焉能发富贵旺人丁?故杨公云:雌阴也,雄阳也。山龙水神各有阴阳。阳从左转,阴从右转,始阴龙逆来入首,阳水顺来入首则宜,阴阳相见,气自冲和。夫山水顺右转左转,自其形象而言也。顺行逆行,默运于冲漠之中,目不可得而见,言不可得而喻。二气交感万物化醇,其理玄之又玄,故曰玄空。
姜黄释:雌雄交媾,非有死法故曰玄空也。下二句乃言玄空之义,雌与雄交会合玄空者,乃所用之山向卦爻,阴阳之对待,交会於中五也。雄与雌玄空卦内推者,再将所立之玄空山向交会於中五,看卦爻之阴阳,分其顺逆颠倒流行,故曰玄空卦内推,岂非颠倒之法乎明矣。
作者按:魏释并未说明雌雄交会合玄空的问题,雌雄交会,即随龙水与来龙交会。龙水并论,则龙属阳,水属阴。龙水分论,则各有阴阳。前者是杨公本《葬书·原著》行手地中生气“土生生气,生气生水”,的理论主导,在地表的龙(土)生随龙水,在实践中,观龙察随龙水为夫妇共路两神(龙神和水神)同归于墓库的雌与雄的关
姜黄所释为三元“地理”的卦理,说什么山与向的卦爻交会于中五,真是强词夺理。
原文:山与水俱要明此理,水与山祸福尽相关。
李释:此理者,交会合玄空之理,夫妇路遇,眷属一家,皆从此理中辨出。但丁癸乙辛则以山为主,而水从之。吉凶祸福则又以水为主,而山从之。故曰:“山无吉凶,以水为吉凶,破旺冲生皆出于水”。
魏释:论山以来龙属何字起长生,论水以水神属何字起长生,一顺一逆须要明三合之理,然岂山是山而水是水,于祸福无相关哉。假如申子辰三宫行龙入首,取水龙坤壬乙三合立向,虽气属一家,使水流坤申,则破长生矣,水流壬子则破旺方矣,其祸其福以为不相关可乎?且所谓三合者,自龙向水口成三合犹鼎足而立之谓也。向自未立则祸福未彰,向一定则祸福随见,所谓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可见祸福由我,不由天,今天动得,动不得?
姜黄注释:传曰,山有山之卦气。水有水之卦气,脱不得阴阳交媾之理,山有山之祸福,水有水之祸福,有山祸而水福,有山福而水祸,有山水皆福,有山水皆祸,互相关涉品配为用也。
作者按:李三素公所释“丁癸乙辛则以山为主”,而水从之。是错误的,因为丁癸乙辛就是随龙水。魏里许先生,虽属江西之法,所释不懂杨公古法和杨曾胡新法,而是一种以三合定向法。坤壬乙也不是三合,坤申,壬子,乙辰,双山才可称三合。
姜尧和黄学劼所释,是不通的,用卦气是无法释意的。
原文:明玄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须寻纳甲。
李释:纳甲起于太阴,乃五行之一端,而非五行本体。纳音即每支之下各有河图,因而各有五行,各有五音,二气五行之理无处不有,其条分缕析,愈详愈密。昔吴克诚明知卦气,见震龙奔腾入巽,垣局精奇,坤申破局,惑不敢下,永诀于乱山。乃知庚丁相配,坤为催官,此即纳音不须寻纳甲之说也
魏释:《易》中一阴一阳之为道,玄空五行以山水别阴阳,以阴阳为雌雄。天道左旋属阳,而生气顺布。地道右旋属阴,而生气逆布,阴得阳朝,地得天而气交。阳用阴应,天得地而气合。故一顺一逆错综交合。如亥龙左行,从甲木生亥而旺卯顺布也。亥龙右行,从乙木生午而旺寅逆布也。至其立向之法,或生龙作旺向,或旺龙作生向,或从本墓作向,谓之三合联珠局,山有山之生旺墓,即“山上龙神不下水,水里龙神不上山”二语注疏。并不用纳甲卦气之说,如兑纳丁,巽纳辛之类。
姜黄注释:下节乃云九星五行大卦之法,只明玄空二字之义,则衰旺生死暸然指掌之间,不须寻乾纳甲,坤纳乙,巽纳辛,艮纳丙,兑纳丁,震纳庚,乾纳壬,坎纳癸之卦例也。
作者按:原文的意思是要明白玄空的道理,只在七十二龙的纳音五行中,只要知道龙水交会合玄空的方法,就不须寻京房纳甲(京房本性李,字君明。公元前77年-元前37年)因为京房纳甲是主观决定的五行。
魏里许所释,前为理学文章,后云“甲木生亥而旺卯顺布也,乙木生午而旺寅逆布也”。“乙木生午旺寅”是“乙丙交而趋戌”龙水交会的缝针三合。以甲乙木并论,依阳顺阴逆的规定,乙木应当生卯而旺亥。因此魏是不懂得龙水交会合玄空的道理。
姜黄拉扯到贪狼九星五行,更属外行,三元玄空“地理”是解释不了的。
原文: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倒倒颠,二十四山有火坑。
李释:此专以作用言玄空之妙,东方有金,西方有木,南方有水,北方有火,故曰:“颠颠倒”。又曰:“倒倒颠”。盖先天以正体,则属老五行。后天以致用,则用挨星五行。知此道者,使水从墓库(以下复印本字迹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