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自己走过的弯路,我在写作的前期(七年前),因为急于求成,导致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推广自己的作品。
不过,那时候我还没读到《易经》,不懂自然规律,做事和大家一样,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想法出发,导致屡屡碰壁。
在应该“潜龙勿用”的阶段,我却轻举妄动,拼命折腾,结果是徒劳一场,无果而终。
2、做人做事,以稳为体,以度为准,以静为用,运气就慢慢转好。
凡做人做事,都要适可而止,才能不走极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儒家重视中庸之道。人首先要“上”,积极参与。其次就是“止”,上字加一个向上的竖画。再其次,要“正”,前面加一“一”,就是要在一个地方停住,不能超过,过犹不及。再看“直”字,下面一个眼目,上面就是一个“十”,眼睛正前方看去,合在一起就是正直。所谓正直,就是看得正,走得正,做得正。做得正,就是汉字“真”,下面一个手,好好正心做事就是真。儒家的做人可以用“真正直上”四字来概括,“中”字贯彻一生。
中道而行,用力要稳,才能持续加力,如炼钢铁,一锤一锤,才能打造有形之器具,如刀剑器皿。如雕刻器物,一刀一刀,不能稍有闪失,才可造就完美石像。如针织绣品,一针一线,匀速不缀,才能针线平整,栩栩如生。
适当就是一种稳重,脚踏实地,才不致于跌倒。做过了头,就突破了稳定,造成矛盾,产生伤害。运动可以健身,过于运动,损伤身体器官。吃饭养命,吃太多伤胃,损害健康。睡觉养元,多睡昏沉,浪费光阴。天行有常,风调雨顺,万物发育生长。说话太张狂,得罪人,就容易制造冲突。太柔弱,受人欺侮,内心不舒服。温和最佳,不怕恶人,不欺善人,人脉好。
力道平稳,美在其中。爱惜时间,劳逸结合,一动一静,对己有利,工作有成。爱惜钱财,节俭有度,不奢侈,不拼命,生活平稳,收支平衡,生存无忧。对人不远不近,太远显冷淡无情,太近缺乏安全距离。太远看不见,太近看不清,适度最好。教育孩子,松紧结合,太严孩子缺乏温暖,太松放纵孩子性情,该松则松,该紧则紧。
《易经》这本书,就是教人进退,让你行事更加顺畅的一本书,为何很多名人在读这本书,为何我国的知名学府清华大学会招收《易经》的研究生,因为这本书对我们真有帮助,我们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